狂蓋倉、建車隊,物流更便宜? 謝健南:看看亞馬遜命運,反觀台灣優勢在這

 

狂蓋倉、建車隊,物流更便宜?

謝健南:看看亞馬遜命運,反觀台灣優勢在這

2024-01-18

疫情過後,純電商成長變慢,實體零售挑戰線上,進入高成長。曾在統一集團30年、前85度c執行長、前全聯副董事長謝健南,在2024天下經濟論壇(CWEF)冬季場,提出零售虛實整合的機會與反思。

根據我過去40年在實體零售與電商的歷練經驗,消費者最期待的,是實體跟電商都可以買到,最好是同一個品牌。因此,實體電商是必然。

一直以來,純電商藉由技術、精良的系統與多品項獲得市場喜愛。看看Momo,它在2018至2022年間, 營收就從518億跳到1034億。 台灣零售做到一千億營收的只有三家:統一超商花了29年,全家花了36年,Momo花了18年就做到一千億。還有全聯,也用了18年。

 

實體電商將進入高成長

但不可忽略的是,台灣電商滲透率只有11.5%,將近9成消費仍留在實體世界。而未來,實體電商將進入高成長,純電商則成長趨緩。

台灣零售業在過去三年歷經很大變化。台灣餐飲、零售業在疫情下被迫數位化轉型,反而衍出很多實用工具。如91 App數位軍火商提供開店平台,大幅降低電商門檻。外送突飛猛進,從一個星期、三天、半天,到現在全聯小時達每單30分鐘內送到。

實體電商受益於這些物流與數位工具的進步,追得很快。看看海外,沃爾瑪電商營業額在2019到2023年的成長曲線,與亞馬遜20年前很接近。

 

最後一哩路,台灣優勢在超商

但電商最難的是最後一哩路,亞馬遜沒有因為規模而降低物流費用。亞馬遜從2009年到2021年的業績成長19倍,但物流費用漲了將近40倍。以百分比來看,2009年,物流費用率是15.6%,到了2021年卻是32.3%,相當便利商店的毛利率,導致亞馬遜的獲利必須來自非電商業務,如廣告、AWS、會員服務。

視野拉回台灣,我們有1萬3000多家便利商店,是全球最高密度。每個人用走路、騎車或開車,5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家超商的「5分鐘覆蓋率」竟有95%。全台2000家超市,「10分鐘覆蓋率」也高達85%。

對實體零售踏入電商來說,是很好的物流基礎。

 

商品最氾濫、也是最匱乏時代

虛實整合也更符合購物者的消費需求。實體零售SKU(品項)最多50萬種,電商可以有5億種,長尾產品都可以在線上買。實體零售往線上跑,最重要的是經營會員,無論是透過App下單、便利商店開團購。

同時,我也想提出一些反思。電商讓我們有更便宜、更多種、更快送達的選擇。這但是消費者真的要嗎?現在是商品最氾濫也是最匱乏的時代。

電商以收集、選擇商品為主,很少為消費者客製、開發商品。而做為業者,我們為了配送,蓋更多的物流倉、聘請更多司機、擴建車隊,但從亞馬遜的發展,我們看到規模擴大,物流卻未必會變便宜。

我們造節,消費者被迫消費。在雙11,消費者加速消費,一箱一箱產品堆在家裡,造成浪費。表面的便宜恐造成社會代價,從退貨到為了拚速度拆單,都是成本。

虛實不只要融合,更要合作。不管是拍賣平台透過便利商店到店取貨,或是實體零售利用電商的倉庫,還有很多機會探索。

 

新聞來源:天下雜誌/狂蓋倉、建車隊,物流更便宜?謝建南:看看亞馬遜命運,反觀台灣優勢在這